因为纵观整个大乾王朝,最大的府邸无非就是皇宫。
皇宫之中的禁军的人数,其上限尚且只有一万出头。
其余的皇子也好,藩王也罢。
即便是说破了大天。
也不能将自家的府兵人数上限,超过大乾皇宫的禁军水平吧。
若是如此。
岂不和造反一样了?
而三皇子一派官员从口中说出的这自募边军之权。
那可是完全不同了。
其性质与所谓的自幕府兵之权有着天差地别。
与先前燕王杨宁向大乾皇帝替左将军林阮讨要的限额一万的自募边军之权,也是完全不同的。
自募边军之权一旦放出。
其所有者基本上就是拥有了与大乾兵部平起平坐的资格。
只不过。
让大乾皇帝错愕的是,此话竟然是从三皇子一派大臣的嘴里说出的。
他本以为,此话会是杜润从口中说出的。
想到这儿。
大乾皇帝猛地靠在了龙椅上,而后眼神深沉的不断打量起了整座大殿。
如今的情况。
看似是有两条路。
一条是不顾兵部和三皇子一派的反对,执意将京畿周遭所有驻扎的士兵全都派发往东北作为驰援部队。
如此一来,虽说是能暂时堵住了杜润的嘴。
但实际上,这一万多京畿驻军在面对势如虎狼的西域漠北合兵之际。
也只能算得上是飞蛾扑火,甚至是以卵击石。
而如此举动。
对于在东北腹背受敌的杨宁来说,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帮助。
反倒是可能会让杨宁出现更多被动的情况。
而另一条,便是像三皇子一派的官员所说的。
将这自募边军之权交给杨宁。
如此一来,虽说不能直接帮助杨宁在东北的乱军中生出变故。
但是足以让杨宁在东北方面彻底的大展拳脚。
况且,将自募边军之权完完全全的交给杨宁之后。
不仅能够安抚杜润,也能够以杨宁为一柄利剑,让其制衡如今在西北颇有些聚势之状的徐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