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教大德国女皇闭夏……”
“这是电文?”她看了上面文字并不通顺,就皱眉问。
“是的女皇陛下,这是原电文,许多份都是一模一样的,还是密集发报的,电文字面的意思不好理解,但我们把字的音调变通了一下,就猜测是呼叫您,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女皇奇怪:“阿福,你们排查了咱所有的收发报机了吗,是那台机器上用旧的密码发出的?”
“这是近期收到的第六份同样内容的电文了,我们彻底排查过了,所有咱们的收发报机,都没有使用过过去的旧频率旧密码,也没有发出过同样内容的电文,包括江防的那架收发报机。”
“这就奇怪了,是什么人知道了咱们的旧的密码和频率,又直接和我联系的?”
“陛下,我们也猜测了这份电文的来历,倪日一说的最靠谱,她说这份电文,极有可能是我的学生刘湘发出的。”
“当初,刘湘和韩金来是协助使团去南詹国的,在使团建交南詹国完成以后,他俩结伴去了西环国。一起去的还有西环国女孩格萨,格萨的家是住在海豚港的……”
“他们怎么又会了旧密码呢,还有频率……”
“他们随身带着一本书《大德国自然资源汇总》当时是格朗里和倪日一,两人即兴当作范本编程的简易密码,一直使用到了几个月前。他俩也爱好收发报,当时也在场。估计,咱们用的频率他们也记住了。”
“哦,这样说就说得通了。”
“可是,当时他们也是只知道了编程密码的第一部分,后来,格朗里和倪日一又把密码完善了,他们就不知道了。你看他们的电文用词如此匮乏,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他们这个奇怪的电文不断地呼叫我,肯定是有什么事,你们能不能给他们回电,看看他们的反应?他们身处西环国,不顾危险的给咱们发报,肯定是有特别重大的事情……”
“好的陛下,格朗里两人也有这个意思。”
阿福说道的是第六份相同内容的电文,他说的并不准确,是倪日一的学生摆弄收发报机偶然记录了的电文。这份电文后来收到了同样的四份,今天又收到了同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