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开始放养娃,她的双胞胎和其他的农家娃一样,在泥土地上摸爬滚打,整天脏兮兮的,跟泥猴子一样。冬天的棉袄袖子因为总是蹭鼻涕而变得锃亮,夏天光着屁股在村子里跑来跑去。活着就行了,哪还有精神穷讲究?
农村的娱乐生活十分贫乏。
所以,大家就比较热衷于生孩子。
李兢兢50年生了双胞胎,52年生了一个男孩,54年又生了一个男孩,56年生了个姑娘,58年又生了个男孩,都是前一年的冬天怀上的。
这时候的农村没有避孕措施,李兢兢又不想打胎伤身体,她觉得瓜熟蒂落总比生摘瓜要好一些。不做也不太可能。生活太艰难了,夜晚的夫妻生活就是难得的乐趣。
她现在不爱张天明,张天明当然也不爱她,白天的时候俩人相看两相厌,李兢兢觉得张天明那副邋里邋遢的模样十分碍眼,张天明也讨厌她灰扑扑的样子和生完孩子之后松松垮垮的身材,但是,天黑了以后,俩人躺在一张床上,就是会不停地做,用片刻的身体欢愉来对抗现实的艰难。
而且,农村讲究多子多福,大家都在不停地生孩子,很多女性在四五十岁的时候还在生,婆婆和儿媳妇同时坐月子的情况多的是,很多小叔、小姑比侄子侄女们年纪还要小。
像李兢兢这个生孩子的频率和数量,在农村是正常的,甚至,她还不算生的最多、最密的。
农村小孩夭折率高,多生几个,也是为了给传宗接代这件事上保险。而且,多生几个,孩子也就不稀罕了,就算有夭折的,当父母的也不会过于心痛。
早几年,土地归农民所有,地里的收成交完公粮全归自己,李兢兢觉得分家好,58年以后,农村开始实行工分制,李兢兢彻底打消了分家的念头。她和张天明一共带着6个孩子,光靠他俩挣的工分根本就活不起!
更别说,饥荒马上就要来了。
李兢兢和张天明都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们毫无办法。他们倒是想过吃大锅饭那段时间多吃多占,在家里藏一点,但是没想到大队看得严,就跟后世的自助餐似的,只能在大食堂吃,不能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