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2)页
设备的核心膜材料专利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存在供应链风险。
    国内调研同样充满挑战。在广东佛山,团队考察了一家号称\"零排放\"的智能工厂。然而,当他们调取设备运行日志时,发现夜间生产时段的废水处理数据存在异常波动。\"他们用的是脉冲式处理方式,\"技术主管放大曲线,\"虽然能通过验收,但长期来看有偷排隐患。\"这次经历让团队建立了新的调研标准:不仅要看技术参数,更要追踪实际运行数据。
    为了科学评估技术可行性,公司组建了\"技术评估铁三角\"——由环保专家、生产骨干和成本分析师组成。他们开发出一套独特的评估体系:用红黄绿三色标注技术的适用性,每个方案都要经过实验室模拟、小试生产和成本压力测试。当某国产废气处理设备在小试中连续稳定运行300小时后,成本分析师却发现其年维护费用超过设备价格的20,方案最终被标上黄色警示。
    在三个月的密集调研中,团队累计走访了78家供应商,收集技术资料2000余份,建立起涵盖全球主流环保技术的数据库。李阳在内部论坛发起\"技术挑刺\"活动,鼓励员工从实际操作角度提出质疑。当一名车间工人指出某进口设备的检修口设计不合理时,这个细节被纳入评估标准,成为淘汰方案的重要依据。
    最终筛选出的技术方案充满折衷智慧。废水处理采用\"德国模块化设备+国产ai控制系统\"的组合,既能保证处理效果,又降低运维成本;废气净化选择了国内企业改良的催化技术,通过增加预处理环节解决了稳定性问题。在方案汇报会上,李阳展示了对比模型:\"这套组合方案比全进口配置节省40投资,运行成本降低25。\"
    散会后,李阳站在公司新建的技术展示厅,看着动态沙盘上模拟的环保改造流程。屏幕上,不同颜色的数据流代表着各类污染物的处理路径,曾经复杂的技术难题,此刻化作清晰的解决方案。他知道,这场跨越万里的技术调研,不仅筛选出了适合企业的环保方案,更建立起了一套科学的技术评估体系——这或许比具体的技术选型,更能为企业的绿色转型保驾护航。
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狂龙归来,美女总裁沦陷了重生80:进山打猎后,我靠摆摊起家老舅别怕,十八个外甥保驾护航!好好先生的真实面目重生78,我养活了亡妻的四个妹妹被甩后,我医武双绝,你求复合做什么?重生:逼我当渣男是吧一人一凰一天下死灵法无用?开局隐藏金色词条!重回60年代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