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字更绝。山体如刀,劈开昼夜,把光影的切割具象成物理攻击!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这句是说,云雾在胸膛翻涌,眼睛瞪裂也要看飞鸟归林。
云海在胸腔激荡,人被自然之力顶到缺氧。眼球几乎要撑破眼眶,也要追着鸟群冲进云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的意思是,我定要登上最高峰,让所有山峦都匍匐脚下!
登山宣言,展现少年杜甫的狂气与野心。隐喻的人生宣言,就是作者要突破阶层、碾压平庸,把命运踩在脚下。
那么这首诗在喊什么呢?
此时的杜甫未经历安史之乱,没尝过朱门酒肉臭的苦,是纯粹的人间体验派。他眼里的泰山不是宗教符号,而是天然的热血充电桩,站在山脚就被灌满征服欲,像少年站在nba赛场边,渴望自己也能扣碎篮板。
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直接把这句话翻译成3d画面。但他的野心不止于小天下,更是要借山势碾压平庸。
对庸众的俯视,那些困在格子间、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他眼中都是众山。
对命运的宣战,纵使出身官宦世家却科举落第,也要用诗笔劈开一条通天路。
这首诗藏着整个盛唐的荷尔蒙。李白是仰天大笑出门去的张扬,杜甫是决眦入归鸟的偏执。王维是行到水穷处的淡然,杜甫是会当凌绝顶的决绝。
他把儒家的进取、道家的超然、侠客的孤勇,都熔铸成我要赢的呐喊。
那么,千年后,我们为何还在读它呢?
当加班到凌晨三点时。想起“荡胸生曾云”,让胸中憋屈随云雾炸开。
当被同龄人甩在身后时,默念“会当凌绝顶”,把焦虑碾碎成登山的石阶。
当社会教我们躺平时,杜甫的决眦会从历史深处射来一记眼刀。连鸟都知道往高处飞,你装什么咸鱼?
杜甫写这首诗时或许没想到,他留给后世的不是诗圣的勋章,而是一管强效肾上腺素。
当我们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时,不妨对着泰山的方向大喊,“等着!老子迟早登顶,让你们统统变小!”
这,或许就是盛唐留给中国人最滚烫的精神遗产。
“晓得了,轩逸,你继续。一会就要开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