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子听得连连点头,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师父,您这一番讲解,简直就是药材界的‘舌尖上的中国’啊!那制作这个汤剂,有啥讲究不?”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继续讲解:“制作嘛,说简单也简单,说讲究也讲究。先把知母、石膏、炙甘草这三味药用清水泡上半个小时,让它们充分吸水,准备好干活。然后把粳米淘洗干净,跟泡好的药材一起放进锅里,加水一斗,也就是现在的十碗水左右。大火烧开,转小火慢慢炖,炖到粳米熟烂,汤色变得清澈透亮,这时候,药香四溢,就知道快成了。最后,把药渣过滤掉,留下浓浓的汤汁,分成三份,一天之内,分三次温服,保证药到病除!”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仿佛已经闻到了那药汤的香气,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师父,这药汤喝起来,味道咋样?会不会苦得跟黄连似的?”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你这小子,就知道吃。这药汤嘛,虽然药材里有些苦味的,但因为有粳米的甘甜,喝起来也不至于太难以下咽。而且,你想啊,良药苦口利于病,为了身体早日康复,这点苦头算啥?再说了,等你病好了,为师带你去吃大餐,补偿补偿你!”
小弟子一听有大餐吃,眼睛一亮,立刻来了精神:“师父,说话算话哦!那我这就去准备药材,给需要的病人煎药去!”
张仲景仙师看着小弟子兴冲冲的背影,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小子,虽然平时调皮捣蛋,但关键时刻,还是挺靠谱的。希望他以后能成为悬壶济世的好医生。”
且说小弟子按照师父的指示,精心挑选药材,一丝不苟地煎制药汤。每当看到病人喝完药汤后,病情逐渐好转,脸上露出笑容,他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他也渐渐明白,中医不仅仅是开药方子,更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病人的痛苦,用智慧去调和阴阳,用爱心去温暖人心。
这天,小弟子在药房里忙碌着,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他探出头一看,只见一位大婶急匆匆地跑来,神色焦急:“大夫,大夫,快救救我家老头子吧!他高烧不退,汗也发不出来,人都快烧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