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臣的一番话,如同一缕阳光,穿透了重耳心中的阴霾。重耳沉思良久,终于意识到胥臣所言句句在理。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若想成就一番大业,就不能被小节所束缚。于是,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重耳最终放下了心中的顾虑,接受了太子圉的妻子。
秦穆公得知重耳接受了联姻,心中大喜过望。在他看来,这是重耳对自己释放出的友好且积极合作的信号。为了进一步巩固与重耳的关系,秦穆公立刻命人精心筹备了一场盛大的宴饮。宴会厅内,张灯结彩,金碧辉煌,美酒佳肴摆满一桌,香气四溢。歌舞伎们身着华丽的服饰,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歌声婉转,舞姿优美,整个宴会厅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融洽。此时,赵衰起身,神色庄重地吟起了《黍苗》诗:“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黍苗在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景象,实则寓意着诸侯们对贤明君主的仰望与期待。赵衰借诗表意,巧妙地表达了他们对秦穆公的感激之情,以及希望得到秦国支持,早日返回晋国的愿望。
秦穆公听后,微微点头,意味深长地说道:“我知晓你等想要尽快返回晋国,公子重耳,你此次回国,必定能给晋国带来一番新的气象。晋国历经动荡,百姓渴望贤君,以你的才能与品德,定能让晋国重现辉煌。”
赵衰与重耳听闻秦穆公的话,心中满是感动与感激。他们深知,在异国漂泊的日子里,若没有秦穆公的帮助,他们很难有机会实现复国的梦想。于是,二人离开了座位,再次对秦穆公拜谢。赵衰诚恳地说:“我们这些在异国漂泊、孤立无援的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