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妻子李氏,年轻貌美,精通琴棋书画,也是一个有名的才女。
夫妻二人琴瑟和鸣,花前月下,一时传为美谈。
老于伯当时还有一个朋友,叫周伟星,是一个穷苦读书人。
当时,周伟星家徒四壁,晚上没有油灯,便经常跑到老于伯家里借光读书。
老于伯当时已经是有名的诗人,家境自然比周伟星好很多。
他并没有嫌弃这位穷朋友,反而专门为他开辟出一间书房,供他读书之用。
而李氏看周伟星读书辛苦,也经常亲自下厨,为他端茶送菜。
周伟星对此感激万分,经常说,老于伯一家就是他的再生父母。
如果他有一天考取了功名,一定不会忘记老于伯的恩情。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三年之久。
三年后,周伟星要去京城赶考,因为出不起路费,特地跑到老于伯家里借盘缠。
老于伯二话没说,直接给了他一百两银子。
周伟星接过银子,感恩戴德的离去了。
自此之后,便杳无音讯,再也没来过老于伯家里。
当时的信息传达很不方便,失去了周伟星的音讯,老于伯和李氏并没有怀疑,反而十分着急。
甚至以为周伟星是不是在赶考的路上遇到了强盗。
多方打听之后,也没有音讯,老于伯只能作罢。
如此,又过了半年。
有一天,老于伯正在屋里写诗,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
他推门而出,就看到一群官兵冲了进来,站成两排。
大门外面则停着一台轿子。
一个穿着官服的男子从轿子里走出来,径直走进了老于伯家里。
随着那男子靠近,老于伯不禁睁大了眼睛。
他看清楚了,面前此人,正是失踪半年之久的周伟星。
看到他身着官服,气度非凡,老于伯这才意识到,周伟星考取了功名。
看到老于伯夫妇,周伟星倒是也没有半点生分,连连作揖。
诉说自己赴京之后,高中状元,然后被安排了官职,因为太过繁忙,所以无法和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