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了一下,我干咽口唾沫说:“你……你不会是想……”
“嗯嗯!”
林文俊兴奋的点头,拍着我的肩膀就说:“带我去盗墓,我想体验体验!”
我知道这吊毛不是在开玩笑,但这是好事,只要他一时半会不动我们,我们就有机会逃跑。
不过这个人思维有点跳脱,而且喜怒无常,我担心他不好忽悠,就决定先跟他说点实际的,看看他什么反应,于是我告诉他我们不是找墓,而是找寺庙。
岂料一听这话他更来劲了,立刻叫我仔细说说。
我想了想,又将把头给蜂门那群人编造的剧本讲了出来,也就是我们曾在西安附近发现遣唐使墓葬,并出土了手札,这次是根据手札中的记述,来到外蒙寻找寺庙遗迹。
吹牛逼也算我的强项。
况且这个剧本并不完全是胡诌,尤其确定区域这一步,是我独立完成的,以至于一套引经据典、虚实结合的牛逼吹下来,林文俊听的几乎都快入迷了。
待我讲完,他忙抓住我,激动的问:“这个、这个古代的寺庙,都能挖出什么好东西?能不能挖出律藏来?”
我一惊,没想到这货居然还知道律藏。
这两个字是专业术语,属佛教经典的三个分类之一,指的是《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等有关戒律的典籍。
另外两类分别是经藏和论藏。
经藏即《大藏经》、《华严经》、《法华经》、《心经》、《金刚经》这一类佛教经典,论藏则是《瑜伽师地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佛家论著经典。
此三类经书合称“三藏”。
没错,就唐三藏那个三藏,是玄奘法师跑到印度取回来的。
这我原来都不知道,还是上次为了确定那批佛经有没有孤本时才了解到的。
我摇了摇头说:”这个不一定,遗址和墓葬的环境不一样,纸质经书如果不是放在佛塔地宫中,基本没可能保存下来。”
“但是草原地区不流行纸张,要是当年的信徒将律藏经文刻录在木板或者铜板上,应该还是有几率见到的,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