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户赶忙凑过来,满脸担忧地问道:“大人,郑王这招人速度也太吓人了,真要聚了几万人,京城周边驻军不过数千,咱们是不是早做准备?”
李进赶忙举起手指着百户,瞪着眼睛说道:“哎哎哎,不要给老子瞎动,打草惊蛇,老子还怎么铲除这些势力?”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听着,继续加大监视力度,这些劳工问题这么大,这么多,随便揪出几个,杀鸡儆猴,逼郑王造反才是正道。”
百户领命,继续安排得力探子混进劳工中去。
几日后,招的人是越来越多,工地上天天白米馒头管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连监工都表现得非常温和,打骂现象也是极少。
郑王的仁慈之名很快就传遍整个京城,锦衣卫探子查探数日,一点谋反的迹象都没有。
这点小恩小惠让人卖命打工可以,真要造反,那跟着他干的人恐怕也没几个。
所有人都放松警惕之时,郑王却在群山深处,聚起八百多人,日日练兵。
他以修皇陵取石材的名义,控制交通要道,盘查过路人等。
因此地人烟稀少,并未引起警觉。
这日,把守关口的郑王家丁,遥望一队人马向此地奔来。
数十匹骏马破风而来,两三面大旗在阳光下迎风招展。
下方步卒牵着几条细犬,擎着几只苍鹰。
最前方十人皆背着登州造步枪,身旁放着弓弩长箭。
中间十人围着一名少年,个个斜挎冲锋枪。
后面五十步卒刀剑在腰,盾牌盔甲绑缚在驮马之上。
关口队长赶忙通知山洞中众人停下练兵。
洞内为首的教头怒道:“不过一小队人马嘛!杀了便是,哪里还要我让着几百人停下……”
队长道:“看旗号那是昌平伯的人马,惹不起的。”
教头骂道:“什么昌平伯,跟王爷比起来,爵位差得远了!”
队长赶紧捂着教头的嘴:“昌平伯正是燕王的次子凌志,据说这封号还是他自己取得,你就问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