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微微一怔,没想到他们是打算让他来找这个人。
他沉思着,在脑海里盘算自己手下,甚至整个刘家,有没有哪个能胜任,且能信得过之人。
“刘家之中,有几人与屠邑族往来算是比较多的,这些人里,
有两人武功尚可,但性情有些急躁,我族叔之中,有一小儿子,
今年二十六,曾蒙国公爷引荐,在国子监读书,后回家继承族叔产业,
对国政有自己的见解,为人沉稳,不迂腐,这两年跟着族叔与屠邑族有过往来,
只是武功不太好,否则,下官觉得,他是最适合的人选。”
“武功方面,可以在宋家军之中挑选几名士兵作为护卫,最重要是其人性格沉稳,
若刘大人认为他可以,我们可以挑选护卫留下,其他人就拜托刘大人了。”
用人不疑,他们没有认识的人,刘崇提出的人便是他们能用之人。
刘崇连忙站起来,朝着两人作揖。
“下官定然竭尽全力!”
“有劳刘大人了,此事为其一,另一件事,便是与其他城池重建北方防线一事,
阳山关的江大人,西山的成安侯,都是可信之人,
现在就差一个扬黔关守军,不知刘大人对其了解有多少?”
宋九安问道。
“扬黔关五年一换防,如今是廖将军在守着,去年下官回扬黔关探亲,
曾去拜访过这位将军,是一位刚正不阿,雷厉风行的将军,
下官也曾与家人了解过其人,说是其行事作风颇有宋家军的风范,
据他所言,他此前曾在西南任军,曾在国公爷岳父手下当兵,
对国公爷颇为崇敬,那时下官也曾与其讨论过扬黔关的布防,其布军也颇有章法。”
按照刘崇所言,此人应当还算不错。
这便轮到戚元月不解了。
前世北方全面沦陷,一来是受天灾影响,二来便是西山和扬黔关一带未能守住。
西山失守乃人祸,三王爷夺权所祸。
那扬黔关呢?
若他真的那般好,面临不算强大的各部落,又是如何失守的?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