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全大补汤:是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加了黄芪和肉桂,补气血的作用更强,还能温阳。适用于气血两虚且偏阳虚的人群,症见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等。服用时也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
中医调理虽然效果好,但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中药调理,避免自行用药带来不良后果。
五、运动锻炼,为气血“加油”
1 瑜伽:瑜伽动作轻柔、舒缓,能拉伸身体的肌肉和经络,促进气血流通。像猫牛式,跪在瑜伽垫上,双手和双膝着地,吸气时,背部下沉,抬头看天花板,像猫咪伸展身体;呼气时,背部拱起,低头看向腹部,像老牛弓背。反复做10 - 15次,能活动脊柱,促进背部气血循环。还有山式站立,双脚并拢,膝盖伸直,收腹挺胸,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保持这个姿势5 - 10分钟,能增强腿部力量,促进下肢气血运行,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每周练习3 - 4次,每次30 - 60分钟,长期坚持,就能感受到气血的改善。
2 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瑰宝,动作缓慢、圆活连贯,以意领气,以气催形,能使全身各部位都得到锻炼,促进气血运行。比如揽雀尾这个动作,包含掤、捋、挤、按四个动作,练习时要注意呼吸配合,动作要沉稳、舒展。打一套太极拳大约需要15 - 20分钟,每天早上或傍晚练习一次,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调节气血,还能修身养性。
3 八段锦:八段锦共八节,每节动作都有特定的姿势和呼吸方法,能对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全方位的锻炼。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上举,拉伸整个身体,能调理三焦,促进气血运行;五劳七伤往后瞧,通过转头向后看的动作,刺激颈部和背部的经络,改善颈部和背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每天练习1 - 2遍,大约10 - 15分钟,长期坚持,能有效改善气血不足的状况。
运动要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损伤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