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说道:“柳公公在信里又提到了太子的事情,说他已经收集到了一些太子和子初勾结敌人欲谋反的证据,说事后要向本王禀报,由本王亲自审理并发落。这个孽子,竟然敢造反?还有那个子初,本王对他多么信任,而他,他却辜负了本王。”
新王后说道:“大王,俗话说,人心是会变的。不说楚国,看看别的诸侯国,儿子杀父亲夺权篡位的例子还少吗?这就是人性与人心。即使他们无心,也难保他们的手下无心啊。这些做手下的,不考虑好好辅佐他们的主子,每天想的却是如何撺掇他们的主子如何篡权造反,这样他们也好荣华富贵。”
“不过,大王啊,您暂且不要管太子或者子初,幸好现在有柳公公控制着局势。现在最重要的是解除京城之围,其他的事情,容日后再处理也不迟,柳公公不是说了吗,有他在,太子和子初翻不起大浪,我们要相信柳公公。”
楚王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也只能这样了。这次多亏了柳公公啊,帮本王不仅扫清了外患,也解决了内忧啊,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倘若柳公公此番真能率领将士击败敌军,立下显赫战功,本王定要重重赏赐他。爱妃啊,你看,本王要如何赏赐柳公公才好啊?”
新王后说道:“回大王的话,您问的是国事,臣妾不敢乱说。再说,柳公公是臣妾举荐的,更要避嫌才是。所以,关于柳公公的事情,一切听凭大王裁夺。”
楚王笑道:“此刻大殿里这里只有爱妃与本王,并无他人,你只管说,无论你说什么,本王都赦你无罪。”
新王后闻言,这才娇羞一笑,说道:“大王既然问起臣妾,臣妾可就斗胆直说了。这次柳公公如果真地打败了敌人,可见他不仅能力超群,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对大王忠心耿耿,这样的人才百年难遇,所以再让他屈居监军之位,岂不是白白埋没了他的才华,所以请大王三思而定夺。”
楚王点头说道:“爱妃所言,正合本王之意。爱妃,你放心,本王决心提拔他,使他成为朝中栋梁,承担更多国事,好为本王分忧,这样本王也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陪伴爱妃。”
新王后闻言,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