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眼眶通红,有人潸然泪下,有人双手合十,默默祈愿,还有人咬着牙,强忍着哽咽,只盼归期早至。
风吹动旗,吹动衣角,更吹动心绪。
良久,人潮渐散,送行的人们带着不舍陆续回家,箫瑜安也转身准备离开。
这时,沈昱忽然叫住她,“世子,陛下要见你。”
箫瑜安脚步一顿,回身应声,随他一道往皇宫而去。
皇宫,一处宁静的庭院中,皇帝独坐在亭中,神色温和,似在等人。
夏日的炎热已落到人们脸上,宫人面上不约而同泛着些红,唯有皇帝始终保持着他那冷白面色。
见她到了,皇帝轻点头,身边的人便悄然退下,只余他们二人。
亭中摆着一盘未落子的棋盘,皇帝示意道:“来,陪朕下一局。”
箫瑜安拱手,稳稳落座,捻起棋子应了下来。
四周寂静,唯有棋盘落子声清脆。
一局落罢,皇帝低头凝视棋局,指尖轻敲着棋盘,随意似的开口:“那日武场比试,你一展锋芒,便该知晓,从此以后,再难平静。”
“臣明白。”
皇帝嘴角微微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目光深远:“你有锋芒,也有担当,不该困于一隅。
此次金炎动乱,边疆战事吃紧,朕想让你随行。”
箫瑜安微微皱眉,正欲思索回答,皇帝已缓声续道:
“此战凶险,但也是你崭露头角、立下大功的良机。真正的将才,需在战场上磨砺。”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未来的局势不会比今日简单,你需要足够的功劳面对日后。”
亭中风声微动,棋盘未收,白子黑子交错纷杂,如命运无声博弈。
箫瑜安垂眸,心中已明白皇帝的用意。
他是要为她积蓄声望,让她日后在更大的局势中,有资格、有底气,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更深一层,是皇帝对她的信任与看重,也是对未来朝局的未雨绸缪。
良久,箫瑜安收敛心思,抬眸,郑重而清晰地应道:“臣,明白。”
皇帝闻言,露出满意的笑意,语气和缓:“大军一月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