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想要心中的想法彻底落实下去,造福静江百姓,还需要百姓大力配合。
可百越一带因为多民族混居,环境恶劣,百姓没人权,官员不作为等等原因。
导致静江的百姓根本不信任官府,遇到不公之事他们宁愿找族长村长裁决。
卫辞若想只仗着知府的官职,一声令下就让静江百姓心甘情愿听他的也不太现实。
纵使底下的人明面上不敢违抗他,但俗话说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多少利国利民的好政策,都是因为传到下边受到误解和阻挠,甚至被贪官利用,从而没达到最初的用意。
卫辞若想恢复衙门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让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好官。
从而无论他将来提出什么政策,百姓都愿意试上一试。
那么他就要在靖江百姓心中刷掉官员不作为,官官相护,衙门认钱不认人的坏印象。
若想让百姓打心眼里觉得静江新上任的知府是个不畏强权,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爷,
那最快的路子就是模仿包拯,断案如神,铁面无私,刚正不阿!
卫辞的时间很宝贵,他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用在取信百姓上。
因此他打算用哗众取宠的方式当众断几场案子,让静江百姓深信他是个好官。
在把静江知府衙门的人事摸的差不多后,卫辞翻阅了刑房积压的旧案子,然后处心积虑选了三个案子出来。
第一个案子是龚家医馆案,龚家医馆是静江赫赫有名的医馆。
出名的原因倒不是这家医馆规模有多宏大,或是龚大夫医术有多高超。
而是龚大夫本人是个悬壶济世,心底善良的好大夫。
他在静江开设的龚家医馆不仅常常免费为穷苦百姓看病,还允许病人赊账买药材。
静江受过他恩惠的百姓不计其数,也是因为他的仁心善行。
所以龚家医馆的生意特别好,惹来了同行的嫉妒。
同行挑不出他的毛病,就找上龚大夫的儿子。
龚大夫常年治病救人,对家中的几个孩子缺乏管教。
因此他的大儿子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