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皇室中还有其他皇子,但就那时的情况来说,在南丹,皇子远不如皇女有影响?
这也是因为,玉凌璋后来为何会将小女儿送离霍家的原因。
玉隐笙的皇太女身份本来就是她算计来的,不仅受人质疑,南丹朝中依然有大把臣子支持玉凌璋,始终让她难以心安。
且母皇对她并不满意。只因她听到了零碎风声,说是自己姐姐诞下子嗣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母皇耳中,母皇因此还派了心腹去南丹,似是有意重新培养那婴孩为下一任继承人。
但最终那心腹并未将婴孩带回来,仅仅只因那婴孩非女儿身。
若非南丹长期由女子执政,母皇更为器重皇女,只怕她早已败给了一个襁褓婴儿。
玉隐笙也因此意识到一个可笑的事实:在母皇看来,就算她殚精竭虑、奉上了一切,终究难抵玉凌璋在母皇心中的地位。
连带着,玉凌璋的血脉都比她受母皇器重。
玉隐笙没有除去那个婴孩,一方面女皇已经知晓婴孩的存在,将人除去,怕引起女皇怀疑:另一方面,又因为那是个男娃,不想多此一举。
她意识到想杀玉凌璋并不容易,所以之后她们二人间有了一个约定。大概就是:玉隐笙声明自己会治理好南丹,希望她玉凌璋过好自己逍遥自在的生活,不要再回南丹搅起动乱。
还道出了玉凌璋离开南丹、任性舍弃皇太女身份后,南丹京师曾爆发了动乱,是她玉隐笙全力平息了动乱。
是她替姐姐承受了任性的后果、亦在忏悔此前差点铸成大错的行为。而玉凌璋身为胞姐,理应大度,不该再与她过多计较。
许是玉凌璋对皇室有愧,再加上玉隐笙身为皇太女,其他的暂且不提,至少身在其位谋其政,她是做到了的。
所以玉凌璋应下了那个约定。
后来玉凌璋意识到自己应该重新提防起自己的好妹妹,是在母皇薨逝后。
女皇一经离世,玉隐笙成功即位后,她终于不再安分了。
毕竟自己好姐姐一日不死,她一日难以心安。所有玉隐笙后来暗中参与了靖朝启元末年的那场动乱。
她很意外,在那场叛乱伴随着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