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珪怎会让和珅如愿。第二天,他故意向乾隆请假,称自己被人殴打,无法上朝。乾隆本就觉得宫中生活乏味,听闻此事,好奇心顿起,下朝后便直奔朱珪府上,想看个究竟。
朱珪见乾隆前来,心中暗喜,趴在床上呈上三封奏章。第一封奏章,他恳请乾隆嘉奖和珅,夸赞和珅大义灭亲,将小舅子贵林关进大牢。乾隆向来宠信和珅,一听这话,想都没想便答应下来,还下旨赏赐和珅。
紧接着,朱珪呈上第二封奏章,状告顺天府尹与贵林相互勾结、徇私枉法。乾隆看后,龙颜大怒,当即下令斩杀顺天府尹。
此时,朱珪呈上了第三封奏章,请求乾隆下令斩杀罪魁祸首贵林。乾隆这才发觉自己掉进了朱珪设下的圈套,可前面已经下旨嘉奖和珅、斩杀顺天府尹,如今若不杀贵林,这两道圣旨岂不没了依据?
和珅虽有心保住内侄,却一时也想不出解救之法。而朱珪趁热打铁,催促乾隆下令。乾隆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斩杀贵林。就这样,朱珪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成功惩治了恶人,为百姓出了一口恶气 。而这件事儿,也给朱珪今后带来了灾难,这是后话。
却说贵林被斩之后,由于和珅有大义灭亲之举,免除了惩罚,很快官复原职,又成了朝中风云人物。这个时候,永瑆、永璘二位王子已经看透了和珅的嘴脸,也知道和他在一起,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倒霉翻船,所以这哥俩对和珅开始敬而远之。转而,永瑆投到了王杰的门下,成了王杰的学生;永璘投到了朱珪的门下,成了朱珪的学生。
这二人的转变,可把和珅气的不轻。和珅暗暗发誓,扳不动皇子还扳不动你朱珪么?于是,他时时刻刻暗中观察朱珪的一言一行。
乾隆五十四年初夏,由于皇子们都已经长大成人,都有了一些建树和功劳,都得到了封王封爵。爱新觉罗·永璇被封为和硕仪亲王;爱新觉罗·永瑆被封为和硕成亲王;爱新觉罗·颙琰被封为和硕嘉亲王;爱新觉罗·永璘被封为和硕庆郡王。
其它王子被封爵没什么感觉,而颙琰被封嘉亲王后突然感觉在哪儿听过“jia qin”或者是“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