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话音刚落,和珅便从另一侧走出,脸上带着惯有的微笑,只是这笑容中似乎藏着几分深意。他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刘大人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臣以为,如今的商业税赋已然是经过多年权衡而定,贸然减轻,恐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再者,商业之繁荣,本就依赖于市场自然调节,过多干预,未必是好事。”
乾隆帝微微皱眉,问道:“和珅,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和珅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说道:“陛下,奴才以为,当前经济之关键,在于整合商业资源,由朝廷出面引导,组建大型商业集团,如此一来,不仅可保证商业有序发展,亦可确保国家税收稳定。至于农业,我朝农业向来发达,无需过多额外投入,只需维持现状即可。”
刘墉一听,心中顿时明白和珅此举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和那些商业集团的利益,不由得心中愤慨。他当即反驳道:“和大人此言差矣!商业集团若由朝廷引导组建,势必会形成垄断之势,届时普通商户将更无生存空间,市场公平将被破坏,最终受害的还是百姓。而且,农业关乎民生,怎能说无需额外投入?如今部分地区水利失修,农田产量下降,若不及时解决,恐酿大祸。”
和珅冷笑一声,说道:“刘大人,你莫要危言耸听。组建商业集团,并非垄断,而是为了规范市场。至于农业之事,不过是个别地方的问题,岂能以偏概全。”
两人在朝堂上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言辞愈发激烈。乾隆帝坐在龙椅之上,听着两人的争辩,心中也是左右为难。刘墉的方案,看似着眼于长远,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但短期内可能会影响财政收入;和珅的提议,虽能保证当下税收稳定,却又似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时,一旁的纪晓岚见状,出列奏道:“陛下,两位大人皆是为了我朝经济发展着想,只是思路不同。依臣之见,不妨派遣朝中大臣,分赴各地,实地考察当前经济状况,尤其是商业税赋对商户的影响,以及各地农业发展的实际困难,而后再做定夺,如此既能兼顾各方利益,又能确保改革措施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