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乾隆帝长叹一声,他深知若要给后世之君留下一个长久繁荣的大清国,必须要从长远考虑。权衡利弊之后,决定采纳刘墉的建议,推行经济革新措施。
早朝之上,乾隆帝神色庄重地说道:“朕已深思熟虑,决定采纳刘墉之策,减轻商业税赋,鼓励农业发展。刘墉,朕命你负责统筹此事,务必将革新措施落实到位,切不可敷衍了事。”
刘墉赶忙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定当殚精竭虑,不负陛下重托。”
和珅心中虽满是不甘,但皇命难违,也只能跟着跪地说道:“陛下英明决断,奴才等自当全力辅佐刘大人。”然而,他心中却暗自恼怒,自己精心谋划的如意算盘竟被刘墉打破。
退朝后,和珅回到府中,脸色阴沉得可怕。他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心中思索着如何挽回局面。这时,管家小心翼翼地走进来,轻声问道:“老爷,此次刘墉占了上风,我们该如何是好?”
和珅咬牙切齿地说道:“哼,刘墉这老匹夫,坏我好事。不过,此事还没完。你去通知那些与我们往来密切的商户,让他们在改革推行过程中,想办法制造些麻烦,给刘墉找点不痛快。另外,再留意刘墉那边的一举一动,有任何消息,立刻来报。”
管家领命而去,和珅坐在椅子上,眼中闪烁着怨毒的光芒,心中想着:“刘墉,我倒要看看,你这次如何能顺利推行改革。”
另一边,刘墉回府后,便全身心投入到革新的筹备工作中。他深知和珅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暗中使绊子,但他一心为公,毫无惧意。他再次召集幕僚,详细商讨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将减轻商业税的政策准确传达给各地商户,让他们真正受益。同时,要建立监督机制,防止地方官员从中克扣,使得减税政策流于形式。”刘墉说道。
一位幕僚问道:“大人,那农耕方面,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开垦荒地的奖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