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知道湖南之事后,当即重新选派了一批真正懂农事的官员,让他们深入湖南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先进的种植技术。同时,督促地方官府尽快落实开垦荒地的奖励政策,对那些执行不力的官员进行严厉惩处。
经过刘墉一番雷厉风行的整顿,浙江和湖南的革新推行情况逐渐好转。商户们的生意有了起色,市场重新恢复了活力;百姓们也开始积极采用新的种植技术,开垦荒地的热情高涨。
然而,和珅得知刘墉在浙江和湖南的所作所为后,更加恼怒。他决定加大对革新的破坏力度,让刘墉焦头烂额。
和珅暗中指使一些商户故意囤积货物,制造市场短缺的假象,企图引发物价飞涨,以此来证明刘墉的革新措施是错误的。同时,他还在朝堂上不断向乾隆帝进谗言,说刘墉在地方滥用职权,导致民怨沸腾。
乾隆帝听闻这些消息后,心中不免有些疑虑。他召刘墉进宫,问道:“刘墉,朕近日听闻你在地方推行革新政策,手段过于强硬,致使百姓颇有怨言,可有此事?”
刘墉心中明白,这定是和珅在背后搞鬼。他镇定自若地说道:“陛下,臣在地方推行革新政策,确实遇到了诸多阻力。一些官员阳奉阴违,部分商户蓄意破坏,臣不得已采取了一些严厉措施。但臣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革新能够顺利推行,为了百姓的长远利益着想。如今,浙江和湖南的革新已初见成效,市场逐渐繁荣,百姓生活也有所改善。陛下若不信,可派人前去调查。”
乾隆帝看着刘墉坚定的眼神,心中的疑虑渐渐消除。他说道:“朕相信你刘墉一心为公,但革新之事,关乎国计民生,切不可操之过急,要注意方式方法。”
刘墉跪地谢恩道:“陛下教诲,臣铭记于心。臣定会更加谨慎行事,确保革新顺利推进。”
从宫中出来后,刘墉深知和珅不会就此罢休,接下来的革新之路依旧充满艰难险阻。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决心与和珅的势力抗争到底,一定要让经济革新成功,为大清的繁荣稳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