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引领着县里的一众领导,沿着修路施工现场一路走过,激情澎湃地介绍着沿途建设的情况。然而,在这短短五六百米的参观路程中,却上演了令人动容的一幕。
每到一处,总有年轻人或者老人主动上前,热情地与楚君打招呼、握手,甚至递上一杯水,或是默默地行注目礼。村民们的眼睛始终紧紧跟随着楚君的身影,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信任与敬意。显然,在村民们心中,楚君不仅是一位带领他们修路的干部,更是他们心中的主心骨,是他们最信赖的人。
楚君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温暖的笑容,他亲切地给他们回礼,耐心地倾听村民们的声音。他的举动自然而不做作,仿佛与村民们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宛如一家人般和谐融洽。
这与刚才亚尔乡两位主官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前,于江涛和尕依提带领县里的一众领导走过施工现场时,村民们大多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有的好奇地打量着领导们,有的则依然专注地做着手头的工作,现场显得有些冷清,村民与领导之间似乎隔着一层无形的距离,缺乏那种深入骨髓的亲近感。
然而,楚君的出现却彻底改变了这种氛围。他的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温暖与力量,村民们的眼神从最初的陌生逐渐变得热切,纷纷主动上前与他交流。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楚君与村民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也反映出他作为干部在基层工作中所展现出的亲和力与凝聚力。
然而,眼前这温馨而感人的一幕,也让楚君自己感到有些意外。一向低调的楚君,并不希望这样的场景出现,仿佛自己被置于聚光灯下,被过度关注。这种突如其来的“特殊待遇”,让他感到如芒在背,仿佛被无形中架在了火上烤。
孟广平站在人群中,目睹了这一幕,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低声对身边的谢卫江说道:“你看到了吧,从楚君和村民之间的这种亲近的程度,说明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谁为他们服务,老百姓就会亲近谁、支持谁。看来这个小伙子在村民心中分量很重,也说明他在农村为村民办了实事。”
谢卫江点头,赞许道:“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