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方映秋从后院抱出来七个搓衣板。
“爹,奶奶,这是你们的!”
“澈儿,瑾儿,大丫,二丫,这是你们的。”
坐在地上的狗蛋和铁蛋见只剩下一个了,他们赶紧摇头道:
“婶婶,我们就不用了,我们会剥苞米。而且刚才姑姑还给了我们几个剥苞米的工具。”
“好!”
“九月,这个给你!”
司九月没有拒绝,她笑着接了过来,随后把自己手里的擦子给了柳嫂子,“谢谢嫂子。”
这时。
司家其他人手里已经有了士兵们做好的擦子,虽然没搓衣板那么方便,但是比手剥已经好了许多。
至于其他将士。
他们觉得根本用不着擦子,牛皋抓起两根玉米就开搓,刺啦刺啦的,玉米粒儿像下雨似的往下掉,没一会儿就把脚面给盖住。
这么多的苞米大家光是剥粒就花了足足十天的功夫才收拾好。
收好苞米又拿出五千斤出来磨成了苞米面。
五千斤的苞米面磨出来三千七百斤。
其他的苞米司九月直接收在空间里面。
至于苞米棒子全部都放入柴房和地窖,正好用来烧火,这东西烧火可是比柴火还好引燃呢。
收完苞米后田里活又开始了。
俗话说“秋耕欲深,春夏欲浅。”
司伯言和李大山带着司家军和村里人开始清理麦田,先用牛犁地,一块地要犁六次,犁地完后再人工敲打。
豆田也是一样。
至于苞米地则是用锄头把苞米杆子拉回去当柴烧。
处理完苞米杆子又得用牛犁地,整个木院只有三头牛,还得干一个时辰的活就歇一会儿,其他时间就只有依靠人力去挖地。
虽然人多,但是架不住田也多。
光是犁地又花了十来日的功夫。
还没等歇几口气,又要准备打谷子了。
因为在一个月之前李大山带着村里人已经把水田的水放走了。
现在过了一个月就可以收谷子。
决定收谷子的前一日里李大山已经告诉了村里人明天就要去割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