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在他们家动工没多久后,枫景苑又多了几户给自家院子安装玻璃顶的住户。
成功达成目的的江家深藏功与名,悄悄在院子里又增设了烧柴的暖炉和烟囱,江涛还趁着休息在院墙边搭了个结实的柴火架。
从那以后,江年每次下班后都会趁着出门都会去山上溜达一圈,回来后就当着众人的面捎带些一些柴火回家。
周围的邻居们对他们家囤积柴火的行为并没有感到奇怪,因为除了江家,周围所有人家几乎每天都有人上山砍柴。
这么做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低温天气一连持续数月都不见回升的迹象。
不仅人有些扛不住了,就连原先家里囤积的取暖物品也早就扛不住了。
如今基地无法24小时持续供电,家里没有发电设备的人家,空调和小太阳之类的电器早就沦为了摆设。
早在几个月前基地里就有懒到家的人家大半夜被冻病冻死的,如今气温这么低,基地也不免担心底下的人会被大批冻死,因此从两个月前就开始在每日的物资份额里添加了一部分老式的煤球。
制成煤球的煤炭都是在大降温开始后基地专门派人去j省的矿山里拉来的。
为了能赶上消耗速度,基地不仅每隔半个月就要派车队去j省拉煤,几月前还招了一大批青壮年成立了一个临时的煤炭处理厂。
里面不仅有人专门负责压碎原煤,还有懂行的老师傅指导人进行配比和制模,最后再由一批年纪较大些的工人每天负责压制煤球。
这一套流水线一般的运行下来,b市基地每天的煤球产量刚刚够分给基地人取暖。
不过这个取暖可不像江年家一般,室内温度能昼夜不停每天都是二十多度。
由于原材料有限,基地只能按家庭每家每天发放6个煤球。
这个数量的煤球分到每家手里,即使大家都不用它煮饭,每天封严炉子也将将够烧一天。
也是因为这样,即使有煤球取暖,一般人家里的温度也就勉强维持在零上几度左右。
为了让家里更暖和些,渐渐地就有不少人开始上山砍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