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童生,你快看看去哪报名?”
武威府衙四个字刚落,灾民瞬间奔府衙而去。
张童生挥开空气中的灰尘,“急什么,这还有一张告示呢。”
然而,并没有人关心另一张告示写的什么,灾民连同百姓都冲向府衙,争先恐后报名应工。
“大家不要急,一个个来”,师爷大喊,“府衙官员三班倒,定会把所有想应工的人都记上的。”
文书拿过纸笔,按照官府的要求,性命,年龄,祖籍,有无疾病,有无特长等,一一记录在册。
武威城本地的百姓报完名后,忐忑地问了句,“周围县村的百姓能报名吗?”
文书头也不抬下笔如飞,“可以,不过要在地方县报名。”
那百姓激动极了,赶忙回家驾着骡子去了乡下亲戚家。
武威府衙热闹非凡,护国将军府门前却门可罗雀。
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看唐昭此时的脸色。
“我给的福利待遇很差吗?”
朝仪头都要摇飞了,不差,很高,普通士兵的待遇堪比西北军中校尉。
“那为什么没有人应征?”唐昭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前去打听消息的侍卫回报,因为压根就没人看招兵告示,一来着急应工,二来不认字。
唐昭:
失策了,忘了大渝百姓平均受教育水平还不及幼儿园。
武乙二:“属下这就派人去百姓中宣扬护国将军府招兵!”
唐昭叫住人,“你说谁招兵?”
武乙二改口,“是武威郡。”
唐昭满意了,武乙二带着人艰难挤进灾民中。
“哎,这么多人,得排到什么时候啊?”
“官府的人手脚快,再有一个时辰就轮到咱们了。”
“兄弟,听你的口音,不是皖州的吧?”
“我是秦州的。”
“秦州?秦州又没受灾,你来武威干嘛?”
“秦州是没受灾,可被灾民和官老爷弄的跟受灾一样!”
搭话的汉子左边牵着媳妇右边牵着孩子,“官府没钱没粮赈灾,就把租给百姓的地卖给地方大户,那些大户一年要七成租子,只留三成给我们佃户。”
武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