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一艘乌篷船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缓缓地摇荡着,船头高高翘起,仿佛一只欲展翅高飞的鸟儿。
    这船原是从繁华的金陵驶来的,原是因为京城的贾府近日来正四处打听,想要寻找到一名年龄约摸六七岁、且眉间长有胭脂痣的小姑娘入府做事。
    有人传言说,贾府之所以如此大张旗鼓地寻找这位小姑娘,是为府上那位风度翩翩的少爷寻觅一位八字相合的童养媳。而另一些人则猜测,或许贾府是要给家中那位自幼体弱多病的小姐找寻一个贴心又伶俐的伴读丫鬟。
    这样一来,丫鬟不仅可以陪伴小姐读书习字,还能在生活起居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
    由于贾家对此事催得极为急切,所给出的报酬自然也是相当诱人。据闻,只要哪位幸运的小姑娘能够被选中并顺利地带进贾府,便能立刻获得成百上千两白花花的银子作为卖身钱。
    这笔财富对于普通人家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可以让一家人从此过上富足无忧的生活。
    即便最终未能留在贾府,仅仅只是跟着去京城走上这么一趟,也能轻轻松松地拿到十几两银子当作车马费。这般优厚的待遇,怎能不让人心动呢?
    于是乎,各地家中有符合条件女儿的人都跃跃欲试,盼望着自己家里的孩子能够成为那个被命运眷顾的宠儿,甚至有的父母为了自家孩子能进去,不少人都选择伪造胭脂痣。
    而且由于贾家给出的报酬相当丰厚,关于贾府需要这些女孩的真实用途,也被传的越来越离奇古怪起来。
    有人说所谓的童养媳和伴读都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目的其实是替贾家的老祖宗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以延续其寿命;更有甚者传言称,实际上是要寻找合适的人选,以便为贾家那身体孱弱的小姐施行换命之术。
    这些流言蜚语一开始也是贾母有意指使下人散布出去的。她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第一轮筛选。如此一来,那些疼爱自家女儿、不舍得将其送来京城的人家,便会打消把孩子送到贾府的念头。
    再说那个拐走英莲的拐子,他本就是靠贩卖人口为生,将幼女养大后转手卖出谋取暴利乃是他的惯用手段。面对如此高额的报酬诱惑,他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这个发财的大好时机?
    心是好心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道界天下从种药开始苟道长生模拟模拟就无敌了废物乡干部竟是京城名少开局曝光古人皇功业,惊呆皇帝们亮剑民用供应商被关十万年,我疯了,也无敌了惊,废物老公是仙帝杀敌涨修为,入伍参军的我黄袍加身重生四合院:甩不掉的秦淮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