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上,姬定试图在诸侯之间寻找平衡,避免周室成为众矢之的。他派出使者,试图与一些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建立友好关系。
“望贵国能念及周室昔日的恩情,在关键时刻施以援手。”使者们带着姬定的期望前往各国。
但多数诸侯国只是表面上应付,根本无意真正帮助周室。
有一次,秦国与魏国发生激烈冲突,战火逼近周室的边境。姬定急忙派遣使者前往两国斡旋。
“两国交战,受苦的是百姓,还望能看在周室的面子上,停止纷争。”使者小心翼翼地说道。
然而,两国根本不理会周室的调解,战争依然继续,周室边境的百姓纷纷逃亡。
姬定望着一片混乱的边境,心痛不已。
“朕身为周王,却无力保护子民。”姬定自责道。
在周室内部,权力斗争也从未停歇。一些王室宗亲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相互倾轧,使得周室内部更加混乱。
姬定努力调和各方矛盾,但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难道周室真的要走向灭亡吗?”姬定在深夜中独自叹息。
就在姬定为周室的未来苦苦挣扎时,又一场灾难降临。
一场大旱席卷了周室的领土,农田颗粒无收,百姓饥饿难耐。
姬定立即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但周室的粮仓本就空虚,很快就无粮可放。
“上天为何要如此折磨周室?”姬定仰天悲呼。
姬定决定向周边的诸侯国求助。
“恳请贵国能借粮给周室,以解百姓之困。”使者们卑微地向诸侯请求。
有的诸侯国直接拒绝,有的则提出苛刻的条件。
真实故事三:
齐国表示可以借粮,但要求周室割让一座城池作为交换。姬定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割让城池意味着周室的领土进一步缩小,但不割让,百姓将面临饿死的危险。
最终,姬定为了百姓,忍痛答应了齐国的条件。
然而,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周室的困境。
粮食的短缺依然严重,百姓们依然在饥饿中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