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刘祜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疼痛难忍。他深知这些百姓正在受苦受难,急需朝廷的援助才能度过难关。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拿起朱笔,准备下达开仓赈济的命令,让受灾的百姓能够尽快得到粮食和物资的救助。
然而,就在这时,邓太后闻讯赶来。她看了一眼刘祜手中尚未签署的诏书,轻轻摇了摇头,说道:“皇上,此时开仓赈济并非最佳时机啊。”刘祜闻言,不禁瞪大了眼睛,急切地问道:“为何?如今百姓们饥寒交迫,若不及时救济,后果不堪设想!”
邓太后缓缓解释道:“皇上莫急。此次天灾范围甚广,若贸然开仓,恐怕难以满足所有灾民的需求。且目前国库空虚,若一次性大量放粮,后续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我们需从长计议,制定更为周全的救灾方案才行。”
尽管刘祜明白邓太后所言不无道理,但眼看着那些可怜的百姓受苦,他又怎能坐视不管呢?他紧紧握住拳头,骨节泛白,心中满是愤怒与无奈。最终,他也只能长叹一口气,放下手中的朱笔,黯然神伤地望着窗外。
且说有那么一回,年轻的皇帝刘祜心怀天下苍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郑重地向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提出一个建议:应当适当减轻部分地区的赋税,以此来缓解当地百姓肩上那沉重无比的负担。
然而,这一提议却遭到了当朝太后邓氏的坚决反对。邓太后目光如炬,她从国家财政收支的大局出发,冷静而又坚定地表示,如此举措势必会对朝廷的财政收入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尽管刘祜据理力争,详细阐述了减轻赋税对于民生的重要意义,但最终还是未能改变邓太后的决定。
望着邓太后转身离去时那渐行渐远的背影,刘祜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他满心期待着自己的善政能够得以实施,让黎民百姓过上稍微轻松些的日子,可如今这一切都化作泡影。失落与无奈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将他紧紧包围,令其难以喘息。
漫长而又煎熬的等待之后,邓太后那沉重的生命之钟终于停止了摆动,她带着一生的荣辱与权谋永远地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