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九年,曹操出征孙权,留下曹植镇守邺城。曹植却因任性而为,犯下大错。私自开王宫司马门乘车出行,让曹操对他的信任大打折扣。
曹丕抓住机会,不断在曹操面前展现自己的稳重和能力。他亲自撰写《典论》,在其中深情赞颂曹操的功绩,表达自己的忠诚与抱负。他也不忘拉拢朝中重臣,对荀彧、荀攸等礼遇有加。
终于,在建安二十二年(217 年),曹丕如愿以偿,被曹操册立为魏王太子。那一刻,他望着天空,心中感慨万千。
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未结束。建安二十五年(220 年)正月,曹操病故于洛阳。曹彰赶来,欲争夺王位,索要魏王玺绶。
“玺绶乃父王传予我,你休想!”曹丕怒目而视。
曹植也被卷入这场风波,但他深知大势已去,选择了退让。
曹丕在邺城迅速继位魏王,领冀州牧,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他深知,此刻的他必须巩固权力,稳定局势。
他颁布《薄税令》,减轻百姓负担,赢得民心。又厚赏诸侯王与将相,巩固自己的支持力量。派出使者巡查地方,惩治暴虐官员,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我要让这天下,在我的治理下,重现太平!”曹丕在朝堂上,目光坚定地说道。
为了选拔人才,他采纳陈群的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让更多有才能的人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延康元年(220 年)冬十一月,在群臣的拥戴下,曹丕逼迫汉帝禅位。在颍川繁阳亭,他登上了皇位,国号魏,改元黄初。
“朕定要开创一个盛世!”曹丕俯瞰着脚下的群臣,心中豪情万丈。
称帝后的曹丕,将都城迁至洛阳。他设立中书省,将机要之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了防止后宫与外戚干政,他定下了严格的规矩。
“朕之天下,绝不容许他人觊觎!”曹丕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
然而,统一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曹丕三次亲征东吴,皆无功而返。战场上的硝烟弥漫,士兵的喊杀声,让他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
“难道朕真的无法实现统一大业?”曹丕在营帐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