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孙权心中的不满日益加剧。他在宫中踱步,愤怒地说道:“刘备背信弃义,久借荆州不还,吾岂能容忍!”
此时,吕蒙向孙权献计,认为可以趁关羽北伐曹操,后方空虚之际,夺取荆州。孙权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纳吕蒙的计策。
于是,东吴军队秘密行动,白衣渡江,袭取了荆州。关羽得知后,急忙回援,但为时已晚。最终,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擒杀。
这一事件,使得孙刘联盟彻底破裂,双方关系急剧恶化。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亲率大军伐吴,东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孙权深知与刘备交恶的后果,但他坚信夺取荆州对于江东的战略意义重大。他一方面加强荆州的防御,调兵遣将,准备迎敌;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外交手段,缓解与刘备的紧张关系。
在这艰难的时刻,孙权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决策能力。他坚信,只要江东上下一心,定能度过这场危机。
第四节:称帝建国,巩固政权
在江东局势稳定,国力日益强盛的情况下,孙权心中涌起了称帝建国的雄心壮志。经过一番筹备,公元 229 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
称帝后的孙权,深知自己肩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他致力于巩固政权,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在政治上,孙权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防止出现割据。他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官员,充实到各级政府,提高了行政效率。
经济上,他继续鼓励农耕,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他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使得东吴的经济繁荣昌盛。
军事上,孙权加强了军队的建设,扩充了兵员,提高了军队的装备水平和战斗力。他还注重海防,加强了对沿海地区的防御。
文化方面,孙权提倡教育,设立学府,培养人才。他自己也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在一次朝会上,孙权对群臣说道:“今吾吴国立,当以兴邦富民为己任,诸君需同心协力,共创辉煌。”群臣齐声响应,誓言为东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