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包穴,在大腿内侧,股骨内上髁上4寸,缝匠肌后缘。”孙思邈在自己的大腿上指出穴位,“针刺直刺1 - 2寸,可调节肝经气血,疏通经络。艾灸艾条温和灸10 - 15分钟,能散寒通络。按摩时,用手掌拍打或拇指按揉,每次3 - 5分钟,可改善月经不调、遗尿等症状。”
“足五里穴,在大腿内侧,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孙思邈讲解道,“针刺直刺1 - 2寸,可调节下焦气血。艾灸艾条温和灸10 - 15分钟,能温阳散寒。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3 - 5分钟,对少腹胀痛、小便不通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阴廉穴,在大腿内侧,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孙思邈继续介绍,“针刺直刺1 - 2寸,可调理肝经气血,治疗下焦病症。艾灸艾条温和灸10 - 15分钟,能温通经络。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揉,每次3 - 5分钟,可缓解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状。”
“急脉穴,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孙思邈特别提醒,“针刺时一定要避开动脉,直刺05 - 1寸,手法要谨慎。艾灸艾条温和灸5 - 10分钟,能温经散寒。按摩时,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轻轻按揉,每次1 - 3分钟,可辅助治疗疝气、阴挺等疾病。”
“章门穴,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孙思邈用手在侧腹部比划着,“针刺斜刺05 - 08寸,可调理脾胃,疏肝理气。艾灸艾条温和灸10 - 15分钟,能健脾和胃。按摩时,用手掌顺时针按揉,每次3 - 5分钟,对腹痛、腹胀、泄泻等脾胃疾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期门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孙思邈最后介绍道,“针刺斜刺05 - 08寸,可疏肝理气,宽胸解郁。艾灸艾条温和灸5 - 10分钟,能温通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