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痰浊阻滞加丰隆、阴陵泉:丰隆为化痰要穴,位于小腿外侧,可清热化痰、降逆止呕,如同一位化痰的高手,将体内的痰浊清除;阴陵泉是脾经合穴,位于小腿内侧,能健脾利湿,增强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辅助化痰浊,改善食管因痰浊阻滞导致的吞咽困难 ,像一位勤劳的清洁工,将脾胃中的湿气清扫干净。
3 瘀血阻络加膈俞、血海:膈俞为血之会穴,位于背部,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如同一位疏通血脉的工程师,改善瘀血状况;血海是脾经穴位,位于大腿内侧,能养血活血,两穴相配,可有效改善食管局部的瘀血阻滞,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吞咽困难症状,如同为瘀血阻塞的道路开辟新的通道。
4 口干舌燥加金津、玉液:金津、玉液二穴位置特殊,在口腔舌下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点刺这两个穴位放血,能直接激发局部经气,使津液上承,起到清热泻火、快速生津止渴的效果,有效缓解口干舌燥,就像在干涸的土地上引入清泉 。
治疗过程中,师傅特别强调从整体出发,关注患者生活的各个细节。他耐心地叮嘱患者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蒸南瓜等,这些食物温和而滋养,不会给食管和脾胃造成太大负担。同时,师傅还开导患者,让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黄帝内经》重视人体自身的调节和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我们要全方位调整患者的身体状态,以达到阴阳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