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他已经完全相信,这个孙子不是在信口开河,而是真的藏着能解决西南难题的妙计。
“推恩之后,那就是‘以夷制夷’,也就是‘以土司制土司’。”朱高炽挺直了腰板,神色自信而笃定,眼神中透露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睿智。
“简单来说,朝廷可强行将一地土司调制其他地方,敢有不从者直接剿灭,杀鸡儆猴!”
“这西南边陲,包括云南、贵州、川蜀和湖广四地皆有大量土蛮土司存在,朝廷镇压一地之后强行将云南土司土蛮迁徙至川蜀安置,或者将湖广土司土蛮迁徙至云贵等地。”朱高炽微微踱步,语速不紧不慢,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这些土司土蛮之所以敢与朝廷对抗,就是因为他们熟悉当地山林环境,占据了天时地利,一旦将他们迁徙去了其他地方,与此地土司土蛮难以融合,自然就只能将朝廷视为倚仗,再也离不开朝廷的支持,而此地土蛮自然也挥被牵制,相当于朝廷在此地安插了一颗钉子!”
老朱闻言一怔,原本期待的神情瞬间被震惊所取代,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他的双眼瞪得大大的,紧紧地盯着朱高炽,仿佛在重新审视眼前这个孙子。
这个计策,确实够毒辣,但也的确有效,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孩子能够想出来的。
回想起确定对云南用兵后,老朱并没有仅仅满足于军事行动,而是急切地召集文武重臣在君前展开奏对,一心商讨接下来如何治理云南。
毕竟云南的情况太特殊了,汉夷杂居,土司众多,又地处西南边陲,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对于傅友德大军能否扫平云南,老朱对此充满了十足的信心,从始至终都未曾忧虑过会失败。
然而那些文官儒生,在朝堂上只会扯着嗓子高喊“仁义道德”的口号,话里话外翻来覆去都是那一套,说什么朝廷要广施仁政,要怀柔远人,要尽量安抚,让这些土蛮主动归化,对国朝感恩戴德……
老朱一想到这些,心中就涌起一阵厌烦。
全都是些狗屁话!
胡元用了整整一个朝代的时间,都没能感化这些土司土蛮,你们还有脸喊出这种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