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又重重地拍了拍朱高炽的后背,发出“啪啪”的声响。
朱高炽被派这无情铁手拍得直喘粗气,好悬没有背过气去。
“咳咳,确实是我的手笔,一些营销策略罢了……”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听见李善长接过了话茬。
“高炽殿下,老夫行走官场数十载,见过的奇人异士不在少数,可像你这般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惊世骇俗的商业头脑,实属罕见呐!”
李善长一改往日的沉稳,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惊叹。
作为朱元璋的第一谋臣,李善长同样精通商贾之道,昔年朱元璋称吴王时,任命李善长为右相国,李善长也没有让他失望,在再三斟酌元制、去其弊端之后提出专卖两淮之盐,设立茶法;恢复制钱法,开矿冶铁;制定鱼税……
吴国财富日益增长,百姓也不再贫困,也给朱元璋积攒下了足够的家底,前线将士粮草从不缺乏,也给了朱元璋与张士诚、陈友谅等人争霸天下!
可饶是李善长,此刻也对朱高炽赞叹不已,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朱高炽,仿佛要将这个年轻人看透,试图探寻他脑袋里还藏着多少令人震惊的想法。
此刻台下竞争异常火爆,毕竟全身镜都没了,半身镜就成了最后的希望,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很快,第一扇半身琉璃镜的价格就突破了五千两纹银。
出价的是一位年轻的公子哥,他一脸得意地看着周围的人,仿佛在向众人炫耀他的胜利。然而,他的得意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有人出价更高。
“七千两!”一个苍老但有力的声音响起。
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缓缓举起手中的牌子。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从容与淡定,仿佛这一万多两银子对他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八千两!”又有人喊道。
“九千两!”
价格还在不断上涨,每一次加价,都让台下的众人发出一阵惊叹。
那些没有出价的人,也都紧张地看着台上,仿佛他们自己也置身于这场激烈的竞争之中。
直至最后一道声音响起。
“一万两!”
霎时间,现场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