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3)页
场,那就不得不提道里市场了,当地老百姓昵称“八杂市”,哈市最大的市场,全国也是鼎鼎有名的。
    来到八杂市门口,迎面是个很气派的大门,上面写镶嵌着“道里市场”四个大字。
    这里始建于1902年,1956年公私合营后正式成立道里市场食杂商店,后来渐渐发展为哈市最大的杂品蔬菜大市场。
    走进市场,三姐妹眼都花了。
    别说施秋晴和施秋玲,就连在哈市念书的施秋宁也没见过这么大的市场,她平时基本都在学校,几乎不怎么上街玩。
    毕竟是被誉为当地人菜篮子的集市,那规模有点吓人,各种农贸产品极为丰富。包括一些市面上很稀罕的“细菜”,比如蒜薹、洋葱、蒜苗也能在这里找着,而在沧城的市场就很难买到。
    肉蛋果蔬、油盐酱醋、山珍野味……
    当然,农副食品干货自然也是不缺的。
    1978年,八杂市的肉、蛋、鱼、干豆腐等仍需要凭票购买,但是1981年之后,这个市场不要票的商品种类就越来越多了,而干木耳这种农副产品便是其中之一。
    菜市场每天出售的一切物资都是从批发部门的蔬菜公司进货,自身没有采购权。
    菜价国家有补贴,居民每户每天都得凭菜卡购买。
    不过许承安记得1985年菜价就完全放开了,菜卡彻底消失,这是他在一次同学聚会时听留在哈市本地工作的同学说起的。
    早市是买菜高峰期,来菜市场的本地居民手里大多提着个三角兜和小筐。
    而在改革开放前后,面袋子才是人们买菜的常用工具,那会物资太短缺了,一买就是二三十斤的豆角、茄子、黄瓜,老百姓回家时心里才踏实。
    三角兜和小筐就装不下那么多东西了,购菜工具的轻量化也说明市场的物资供应已经远远不如改革开放前和刚改革开放那会的匮乏,老百姓不需要一次性卖很多东西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1982年开始,政策允许哈市各市场在全国自由进货!
    这也就意味着,阳平镇的黑木耳可以卖到省城来!
第(3/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张小曼洛尘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雪夜活埋后,我夺了假千金凤命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修罗剑神王腾被困女子监狱五年,出狱即无敌穿越后,我的恶毒婆婆变乖了洪荒:化先天阵灵,守截教百万年重生80:进山打猎后,我靠摆摊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