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能宏观调控黑木耳市场,省得这些加工厂过于内卷,导致干耳积压或价格太低,被外来的商人给捡了便宜。
夕阳西斜,下午六半,集散中心到了结束营业的时间。
综合办公室,忙活了一天的几人连晚饭都顾不上吃,梁文峰“噼里啪啦”地对着一堆单子打计算器,算了好几次,总算把今天收了多少货给算出来了。
“操,光是今天这批干耳就六十多吨,我们得花接近七十五万!”
梁文峰忍不住爆粗了,但语气里头更多的还是兴奋。
在不愁销路的情况下,收得越多,挣得也就越多,这个道理他当然是清楚的。
梁文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们在集散中心收的干耳,卖到省会能挣大概三成的毛利,除掉人工运费税收这些之后,纯利还能有一成五左右,主要是税收高,按最高档次计跑不了,人工和运费倒是其次!”
“不过就算一成五的纯利也相当可观了,比如今天咱收耳花了将近七十五,一成五的纯利就超过十万了!”
说到这里,梁文峰的声音有些微微的颤抖。
他早就预想过搞这个集散中心是条大好的发财路子,却也没料到这么夸张!
赵建平也有点懵。
一天狂赚十万,这是什么概念?
让我抢银行,我都抢不了那么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