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五角场周边,黄兴路、宁国路附近,中山北二路附近,隆昌路附近等。
哪个地方有废品收购站,他都记了下来。
另外发了名片,又认识了不少负责拆迁房子的工人、同样是骑着三轮车回收废品的老板等。
当然,并不是白逛,遇到这些人,联系业务时,有东西他顺便也购买了。
特别是废品收购站,除了买东西,他还选了不少旧书。
购买的东西,除了普通的,他随缘也买到了两样精品。
一个是木头制作的提梁食盒,另外一件是粉彩罐。
木头制作的提梁食盒,整体长方形,有六层,是漆木器,表面有“漆金”工艺。
工艺的图案为花卉、山水、楼阁、人物故事。
提梁食盒的年代是清代,这件物品周边嵌有铜片,保存的很好。
粉彩罐高度约20公分,福寿题材,面上画着的图案是松鹤、寿星、童子以及蝙蝠,年份是民国时期。
这个罐子,只是在看见它的第一眼时,常顺个人就比较喜欢。
虽然没有底款,但他觉得画这罐子图案的人,一定是一位名家或者说是很有境界、画工不比名家差的人。
毕竟画的特别好。
19号的上午,考虑到很久没去拆迁区那些搬走了的住户家扫荡查看物品,经过这三天的观察、比较,他来到了五角场附近的一处单位家属住宅楼。
可能是为了配合搬迁工作,所以这里的住户,搬迁的进度比其它地方都快。
还没搬走的人,最多只剩下了五分之一左右。
拆迁,说本质,其实就是让搬迁户富起来,让他们居住环境变得更好,也让各行各业的人间接的都能获得收入。
不论你信与不信,承不承认,房子被征收了的人,比那些没有搬迁的人,普遍都要过得更好。
这片区域的房子,大多是三层楼、四层楼,最高的也就五层楼。
房子的建筑年代是六七十年代。
或许是大多数住户都搬走了,也或者是为了证明拆迁进度快,单位小区的大铁门已经不复存在。
地面上到处能看见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