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此行动已通过绝密渠道提前通知了中英苏三方盟友,在这个不眠之夜中,三国的统帅都守在作战室里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他们各自从布局在岛国的间谍机关传回的情报纷纷表明,这是一次完美的大轰炸,更是一次毁三观的轰炸。
没有一位领导人有足够大的脑洞,可以想象出是什么样的武器能够在5000公里外对目标实施如此精准的攻击!!
故而,这些经过多个电台中转,最终辗转来到五角星岛的盟国电报,其内容除了表达不可思议,更多的是祝贺,当然还少不了媚意满满的讨好。
毕竟,先端的武器,才是奠基世界新格局的不二法宝!
翻阅着一封封盟国友人的来电,罗斯福愈加神清气爽,他坚定的认为,如今的世界都是他的。
“诸位,依我看来,米英中苏四国领导人必须马上碰个头,召开一场会议,主要就是敦促本子国无条件投降,并在会议结束后发布一则公告!”
清晨的阳光中,罗斯福坐在轮椅上来到大厅外,望着陪同他的诸位将军,他突然灵机一动。
对于总统的心血来潮,马歇尔与金恩以及阿诺德一众米军将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但罗斯福并不在乎他们的表情,独独把目光停在李锐脸上。
“李将军,你手握重器,一定对战局接下来的发展已做到心中有数,你的看法呢?”
李锐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
这战争才打了一年不到,就想着瓜分战后利益?
记忆中,那一世的二战中,米国也主导了一次盟国领导人峰会,但那是在1945年7月下旬的德军战败后,当时会议召集地选在德国柏林近郊波茨坦,史称波茨坦公告。
此次会议开始由米英中发起,后来苏方加入,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战后欧洲安排、督促本子国无条件投降,并制定了世界战后秩序和各方利益。
不过李锐清楚记得,波茨坦公告是罗斯福的继任者杜鲁门主导,而他本人只是召集了中英领导人,发布了一则开罗宣言。
李锐微微诧异于米国的这些领导人都有着相同的野心。
“总统先生,此时召集盟国领导人,发布一则敦促本子国无条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