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的海军不说门火炮,至少5000门是肯定要有的。”
“如果把这个产能用于生产轻型野战炮的话,年产5000门都不成问题,”
“完全可以满足用火炮暗堡封锁山谷要道的需求。”
“只是一般情况下,陆军是很难用到那么多野战炮的,所以以前才生产的比较少。”
“鉴于朝鲜也有封锁山谷要道的需求,以后我会卖给你野战炮的,”
“但你要保证这些炮只会被用于封锁山谷要道的暗堡,”
“千万不能出售,特别是卖给朝鲜!”
“好,我保证!”金顺姬信誓旦旦地道。
……
1621年9月27日,天启元年八月十二。
“小少爷,你果然是料事如神啊!”
金顺姬闯进李国助的实验室,兴冲冲地道,
“建奴的反扑果然来的很快,八月初七就有大军压向了镇江城,”
“毛文龙见守不住城,果然弃城逃走了,”
“我以为他会沿海路逃回辽镇,没想到竟是渡过鸭绿江,逃进了朝鲜境内。”
说到这里,她面色一沉,哀痛地道,
“还有,建奴果然大肆屠杀了辽南的百姓,我已经派船去辽南海岸接应幸存难民了。”
“建奴是谁领兵?有多少人马?”
李国助依然在做化学实验,依然淡定地问道。
这两个问题都不算是明知故问,因为建奴率兵反扑毛文龙的将领的确是存在争议的。
有说是皇太极和阿敏的,也有说是皇太极和代善的,
还有人认为肯定有皇太极和阿敏,代善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至于兵力则记载的更为模糊,有说数万的,也有说五千到一万的,还有说五千到八千的。
“领兵的是皇太极和阿敏,兵力大约有一万,镶蓝旗五千,正白旗三千,还有两千辅兵。”
“毛文龙如今在哪?”
李国助依旧淡定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