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像是被建奴大举进攻以后,才被迫退入宣川的。
比如天启元年十一月,毛文龙奏称:
“奴贼屡谋渡江,臣孤军难支,遂自铁山退守宣川,以避其锋。”
这意思明显是说,他退守宣川的原因,只是因为察觉到建奴有渡江攻打铁山的意图,便非常油滑地提前脚底抹油了。
这倒是非常符合他游击大师的人设。
再比如天启二年正月,毛文龙再次上奏:
“铁山逼近虏巢,奴骑时出抄掠,臣恐兵力单弱,不能久持,乃移驻宣川,联络朝鲜,共图恢复。”
这也只是说,铁山离建奴老巢太近,建奴的骑兵时不时就会过来劫掠一番,
他怕自己兵力单弱,不能持续抵抗,才会脚底抹油。
而这里提到的时不时过来抢劫的游骑似乎只是小股游骑,并非成百上千的大股骑兵。
何况从毛文龙天启元年十一月的奏疏里,还可以看到,建奴有可能渡江来攻打铁山,而未必会经过布置有火炮暗堡的山谷要道。
所以李国助才总是担心暗堡无法建功。
“嗨,这有什么。”
毛文龙不以为然地道,
“如果他们不派大股骑兵来追杀我,我就想办法让他们来。”
“哦,毛大将军有何妙策?”李国助饶有兴趣地问道。
“那自然是时不时去他们后方骚扰一下喽。”
毛文龙云淡风轻地道,
“来追杀我的建奴主力如今都驻扎在义州,镇江必然空虚,”
“我可以带兵再去奇袭一次镇江,让他们意识到我的威胁。”
“不过这次我得多带一些兵过去,起码也得两三千吧。”
“若还是像上次那样只有二百人,或是我这千余人全部出动,恐怕还不足以显出我的强大。”
“只有让他们感觉到我的兵力在迅速壮大,才可能让他们重视起我来。”
“也只有足够重视,他们才会举大兵来铁山围剿我。”
“只是……毛某现在兵力单弱,可能得向少东家借船借兵。”
“不知少东家可愿借兵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