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阿敏率镶蓝旗参与了浑河北岸对川军的歼灭战。
他部与莽古尔泰的正蓝旗配合,以步兵正面冲击川军长枪阵,最终凭借兵力优势将其击溃。
阿敏在战役后期奉命截断浑河浮桥,阻止明军南北两岸汇合,导致南岸浙军孤立无援。
浙军由童仲揆、戚金率领,从浙江北上,因路途较远,比川军晚到半日。
抵达浑河南岸时,北岸川军已溃败,浙军遂在南岸结车阵固守。
三月十四,浙军在浑河南岸布阵,以火器顽强抵抗,最终因寡不敌众被歼灭。
当时皇太极率正白旗参与了对浙军的围攻。
他指挥骑兵迂回包抄,切断浙军退路,并与代善协同击溃了浙军车阵。
皇太极所部以“重甲步兵突阵、骑兵侧击”的典型后金战术,突破了浙军的火器防线。
据《明熹宗实录》、茅元仪《督师纪略》、清代《辽事实录》等文献记载,
后金当时利用沈阳城的火炮,轰击过明军的阵营。
《满文老档》未明确提及使用火炮,仅强调八旗步骑的强攻。
有人认为明朝记载可能夸大敌方优势以解释败因,而后金史料倾向于淡化对火器的依赖。
浑河北岸战场距沈阳约5~10里,位于沈阳城东或东北方向的浑河北岸。
浑河南岸战场距沈阳城约10~15里,位于浑河南岸。
浑河作为天然屏障,是沈阳城南的重要防线。
明军原计划以浑河为依托,形成“北岸川军突击,南岸浙军支援”的战术,
但因后金军快速攻占沈阳并控制浑河浮桥,导致明军被分割包围。
沈阳城上配备红夷大炮和传统火炮,但后金当时缺乏熟练炮手,需依赖投降的汉军操作。
作为城防炮的重型红夷大炮射程约2-3公里,理论上可覆盖北岸战场,
但对南岸明军威胁有限,需前移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