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什么老人,都称得上是合格的父母的。
他会赡养老太爷他们,但也仅限于此。
这个干巴了的熊掌啊,如果到时候他们还记得吃,他自然也能捧上,一切看他们二老的决策。
果然,老太爷二人积极钻营了一辈子,最在乎的就是脸面,决定把熊掌先暂时留下来。
这些日子被人从家属大院里面撵出来后,心里就憋着一股气呢,如果能靠着这个儿子把失去的打补回来,倒也是一件好事。
提到办寿,他们现在看老岳丈都已经不再眼好了,因为他们有更好的安排,和赵庸商量了起来。
“下个月初八,你妈要过大寿,你作为我们的儿子,一定要给我们往热闹了搞。”
“这乡下这种环境是万万不行的,得往城里面去,找那原先酒楼里,会做菜的大师傅来,让他们至少要办300桌。”
“我这来往的人都是大人物,你可不能拖我的后腿。”
“什么都要最好的,明白吗?不能丢你老爹我的脸,你可得给我支棱起来!”
……
赵庸听到 300桌,心时只觉得咋舌不已,但这些日子在其父的磋磨下,竟然也学会了隐忍。
“爸,都听你的呗,你说咋办我就咋办。只不过……”话锋一转,他有些为难的道:“你也看到了,我们只是普通的农民,家底子薄,怕是最多只能在城里办个五桌,剩下的295桌,需要的钱……”
老太爷冷冷一笑:“呵……放心吧,这个钱有的是,咱家还能缺这么一点钱,你这眼皮子可真够浅的。”
他却似乎忘了,赵庸自打认回来后,还一毛钱都没有花到过他的。
老太爷把钱财看得很重,至今没有人知道他手里有多少财富。
包括他的枕边人老太太,也只知道老太爷有横行的资本,具体的压根儿不敢过问,怕惹其不高兴。
而对这笔钱一直很垂涎的人,从来都不是赵庸他们这一家人,而是赵楠这个嫁出去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