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10)页
如此说来的话,看来宁致远已经通过这一年的时间,好好的学习反思,最起码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形都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了,虽然他不一定有夏侯玄这种临危不惧的精神,但是,都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敌人的有思想准备对我们来讲,不是什么好事情”,d董事长说道。
    “是啊,自从上次您跟我提到过宋朝之后,我有时间也去了解了下,宋朝确实是一直推崇‘以文制武’,您不是一直敦促我要多读书吗,这一点我还专门研究了下,到了宋真宗时代,更是将‘以文制武’推向一个高峰,不仅如此,他还亲自撰写了一首《劝学篇》,传布天下,刚好现在有机会,我在您面年展示一下哈,哈哈,是这么说的: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姜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对吧,姐夫,您刚刚说的‘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就是说的这首《劝学篇》吧,确实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这个也不得不说宋真宗厉害呀,他作为皇帝,通过诗歌的形式让每一个臣民都听得懂,进而不自觉地去传颂他的想法,那力量可是无穷的;
    皇帝自己亲口告诉天下人读书可以获得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车马,不管你有什么“平生志”,都可以通过读书来实现,最终在臣民心中树立“读书向学”的共识;进而大量的人才为了科考接受圣人古训,既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又实现了社会共识,降低国家治理成本;
    真的是厉害呀,如果评选千年来最佳宣传案例,这肯定算作一例”,w总边说边点头的称赞道。
    “是的,你说的没错,果然有长进,这不也刚好说明了,多读点书肯定是有用的吗,这个习惯你要好好养成并保持。苏轼成长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肯定也是受时代的风向影响的,不仅如此,在他刻苦读书的期间,他也明白向前辈请教的道理,苏轼向进士的伯父苏涣请教,伯父讲了自己读书的经验:
    ‘少年读书的时候做到不让老师烦忧,年龄稍大一点,学习做文章,每天的课业每天完成。非独我如此,凡是我的朋友也都如此’,伯父的话让
第(2/10)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呢喃诗章我的抗战有空间我靠避凶天赋苟道长生重生嫡女撩翻天,冷酷权臣秒沦陷虫二大师,从港岛影视娱乐开始葬天狱我道侣修习了替生术此情惟你独钟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第一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