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蒙古鞑子\"畏威而不怀德\"这一点,他早已有了切身体会,毕竟那降而复叛的\"朵颜三卫\",便是最好的例子。
但具体该如何\"恩威并施\",让大明能够不费一兵一卒的将其征服,却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说的是,还请先生不吝赐教。\"说话间,瞠目结舌多时的燕王朱棣也是反应了过来,黝黑的眼眸中充斥着不加掩饰的殷切之色。
他自从洪武十三年正式就藩北平以来,与那些桀骜不驯,彼此间倾轧不断的蒙古鞑子打了无数交道,自认为也有了些许经验。
但让他最为苦恼的便是,无论哪些蒙古部落彼此间发生过何等摩擦,当战机来临时,总是能够暂时搁置恩怨,转而爆发出如野兽般的团结,将矛头对准大明虎贲。
为此,他在身旁幕僚的建议下,不知用了多少法子,试图离间这些蒙古鞑子之间的关系,却始终收效平平。
就连此前曾被他成功招降的\"朵颜三卫\",其实也是不愿意参与到瓦剌部和鞑靼部之间的权力斗争,继而主动倒向他们大明的。
\"老爷子博学鸿儒,熟读诗书,应该知晓历朝历代是如何安抚藏区土司首领的吧?\"迎着朱元璋和朱棣这对父子的注视,曹爽清冷的声音重新于幽静的书房中响起,并将众人的思绪转移至距离南京城足有数千里之遥的\"乌斯藏\"地区。
所谓\"乌斯藏\"便是后世的西藏地区,在历史上曾诞生过雄极一时的\"吐蕃王朝\",并于百余年前,在蒙元铁骑的驰骋下,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关系范围。
唐朝时期,因为\"公主和亲\"的原因,中原王朝和西藏政权之间的联系频率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并自然而然导致了两地百姓彼此来往通商。
为了能够加强与吐蕃之间的关系,并间接遏制突厥,吐谷浑等西北民族,李唐统治者专门制定了一种以茶叶等物,换取少数民族马匹的贸易制度,史称为\"茶马互市\"。
尽管起源于唐朝时期,但\"茶马互市\"却兴盛于宋朝,并且完善了一些列规章制度,继而成为宋王朝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