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3)页
。岛上有一条长达一千多米的花岗岩条石铺成的淇澳白石街和一个古炮台遗址。据当地民间传说,这与鸦片战争前淇澳村居民抵抗英国人的武装入侵有关,而白石街是用侵略者的赔款修筑的。但是,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关于这场反侵略斗争的年代、起因、组织者、经过等等,有多种传说,让人疑窦丛生,莫衷一是。
    人文史迹
    淇澳岛不乏人文史迹,“沙丘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渔猎文化遗址,岛上还有始建于宋代的淇澳祖庙,建于明代的天后宫,清代的文昌宫等,以及历经280年沧桑依然翠绿的三棵榕树,都令人遐思。
    其中,《两广总督卢坤致洋商谕令》等原始文件证实了鸦片战争前淇澳居民反侵略斗争的传说,使我们首次了解到事情的真相:1833年10月13日(道光十三年九月初一)中午,淇澳村民苏上品等四人正在金星山脚港口捕鱼,听到同村郭亚祥叫喊“夷人偷牛”。他们上岸看见外国人将牛拉走,便将偷牛人抓获。该村地保认为偷牛的是外国人,不能送官,让他们将其送回。当日申牌时分,有50多个外国人到村内寻衅打架,村民一起出来驱赶。外国人见村民人数众多,慌忙逃走。其中一人落在后面,用剑和鸟枪对付追赶的村民,后被苏上品用刀刺伤肚腹,倒地死亡。其余外国人在逃跑途中,见华人郭名秋和工人黄亚仰在田间工作,便将郭名秋绑架上船。黄亚仰叫喊,被他们放枪打伤,后因伤重医治无效死亡。1833年10月15日(九月初三),船主马基率领许多外国人乘坐舢板十余只,驶到淇澳村前,向该村开枪开炮。
第(3/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日与月之渊女帝重生后,死对头战王跪求名份饥荒年让我啃树皮?笑死,我有满仓粮不原谅,不复合,分手后哥哥总觊觎我怂包娇娇一跺脚,冷面纨绔心都化了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荒岛求生,最后我竟然成为了人生赢家?拒不认亲:重生80带全家逆袭豪门荒海求生:从小破船到航空母舰万神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