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琰微微一笑,抛出了一个实际的问题。
“就拿眼下朝廷最急缺的铜矿、铁矿来说。”
“如今我们是如何寻找矿藏的?”
“要么,是依靠老矿工世代相传的经验,看看山石走向,草木颜色,碰碰运气。”
“要么,干脆就是派人漫山遍野地勘探,如同大海捞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收效甚微。”
“是不是这样?”
这话一出,立刻引起了在场不少官员和工匠的共鸣。
大齐矿产并不算贫乏,但勘探和开采效率低下,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寻找矿脉,确实很大程度上依赖经验和运气。
“但是!”
赵琰举起手中的《地理》书籍,声音陡然提高!
“若是掌握了这《地理》之学,情况便会截然不同!”
“你们将了解到我们脚下的大地,是由不同的岩石和土壤构成;你们将明白山川河流是如何形成,地下的结构是怎样的!”
“通过观察地貌、分析岩层、辨识特定的‘伴生’植物,你们就能更加准确地判断,何处可能蕴藏着铁矿,何处可能发现铜矿,甚至,是金矿、银矿!”
“这,便是‘地理’之学的用处之一!”
随后,赵琰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他开始深入讲解这颗“星球”的内部构造。
“我们脚下的大地,并非均质一块。”
“如同鸡蛋有壳、有清、有黄一般,我们脚下的地球,也分为不同的层次。”
“最外层,我们称之为‘地壳’,便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山脉、海洋所在之处,相对而言,它非常薄。”
“地壳之下,是厚度惊人的‘地幔’,主要由炽热的岩石构成,它们在缓慢地流动,驱动着地壳板块的运动,引发地震,造就山脉。”
“而在最中心,则是‘地心’,或者叫‘地核’,那里的温度和压力,超乎想象,核心的主要成分,据我推测,是铁和镍……”
地壳?地幔?地心?
这些闻所未闻的名词,如同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众人窥见了脚下大地深处那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