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叫“老马说车”的大v出了一个分析鸿康的研发投入的问题,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大家好,我是老马,刚刚看到大家都在讨论鸿康汽车200多亿研发投入的问题。”
“我估计大部分用户都不知道这个数字到底多大,今天我跟大家解释一下。”
“就拿我们熟悉的造车新势力,未来、小朋、里想来说吧。”
“根据相关融资数据,目前未来是这3家里面融资最大的,因为他们在镁国上市融了10亿美刀,如果上市前融资的这笔钱去掉,那么蔚来的融资大概是14亿美刀,不到100亿夏国币。”
“而剩下的小朋、里想都没有上市,小朋的融资跟没上市的未来差不多,也是差不多100亿夏国币。”
“里想就更少了,里想从创立到现在,总共融资接近50亿,不过里想的技术路线不一样吗,里想是搞增程式为主的,所以研发的钱自然也少一点。”
“目前未来和小朋的车都已经量产了,里想的已经发布,但还没进行交付,所以我们之间把3个都放在一起对比。”
“鸿康目前投入造车的研发成本跟这3个公司融资额度差不多。”
“要注意的一点是,鸿康这200多亿是单纯的研发,而这几家是包括了整个公司的运营成本还有人员的成本的。”
“大家知道鸿康投入到汽车的研发成本有多夸张了,要不是这是鸿康公司,一个以科技创新闻名的公司,我都以为是研发经费虚假宣传了。”
“我估计鸿康应该是很多产品都是自研的,毕竟鸿康一直都在推动国产化替代,也只有这样才说得通,为什么投入这么多的研发资金。”
“老马说车”介绍完鸿康的研发成本后,又开始说起了现在汽车的价格问题。
“接着我们说说鸿康汽车的价格问题,30万的新能源汽车到底贵不贵,这个确实不好说,鸿康能投入这么多的研发成本,产品肯定不会差的,说不定又会出现很多创新点。”
“还不清楚具体情况下,我们也先对比一下刚刚说的3个造车新势力的车企。”
“小朋的第一辆量产车g3已经发布了,但还没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