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龙大喜,立即向博洛顿首称谢,并且剃发投降,他满以为只要一投降,闽粤总督的头衔就可到手,换了江山,换了帝王,可他还是割据一方的实力派军阀。可是有一件事,郑芝龙完全想错了,博洛虽然表面上装作很大度的样子,其实对郑芝龙是很不放心的。
在博洛看来,郑芝龙完全是个投机分子,狡诈多变,首鼠两端,特别是这次他前往福州投降,只带了五百人,并没有全军一起投降,所以博洛判断郑芝龙是心怀异志,此行的目的是探测满清方面的态度,为预防不测,最好的方法是将他挟持到北京,这样一来,郑家军群龙无首,而且可以郑芝龙的生命来胁迫郑氏部将的归降。
郑芝龙抵达福州后的第三天夜里,博洛突然宣布拔营返回北京,同时命令郑芝龙随军北上。郑芝龙大吃一惊,只要离开福建,脱离了军队,他就一文不名了,更谈不上什么闽粤总督的头衔了,看来自己是中了狡诈的博洛的诡计了,他只要想方设法离开清营,可是清军防卫严密,根本没有机会可逃跑。郑芝龙决心利用最后一个机会,他对博洛说:“北上面君,本芝龙本愿,但子弟多不肖,今拥兵海上,倘有不测,奈何?”
博洛根本就不会相信郑芝龙的话,他一眼看穿了郑芝龙无非想找上理由逃回安平,便回答说:“此与尔无与,亦非吾所虑也。”他拿来纸笔,让郑芝龙当面写了几封信,用以劝降郑家军的主要将领。郑芝龙此时是虎失威、鱼失水,恁他是一代豪雄,现在也只能成为砧上的任人宰割的肉了。
郑成功在接到父亲的书信后,当即回复一札,写道:“今既不能匡君于难,致宗社堕地,何忍背恩求生,反颜他事乎?大人不顾大义,不念宗祠,投身虎口,事未可知。赵武、伍员之事,古人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