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开荷兰人的炮台,郑成功选择由鹿耳门港道登陆。这条港道自然条件不够理想,郑军的向导何斌是个有心人,他曾细细勘察过鹿耳门的水道,绘制在地图中,而且亲自为郑军导航。虽然如此,郑军数百艘战船能否顺利通过,特别是一些大型船只是否会搁浅?谁也没有把握,所以郑成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
在舰队出发前,郑成功曾对部将们说:“本藩矢志恢复,念切中兴。前者出师北讨,恨尺土之未得;既而舳舻南还,恐孤岛之难居。故冒波涛,欲辟不服之区,暂寄军旅,养晦待时;非为贪恋海外,苟延安乐。自当竭诚祷告皇天并达列祖,假我潮水,行我舟师。”能否顺利通这个浅水航道,则要看涨潮时海面能上升多少。
郑成功乘上小哨船,在何斌等人的引导下,先行入港。郑军选择的时机也恰到好处,由于这一天是初一,正值大潮,到了中午时,海水涨潮,海面上升数尺,郑军中的大船居然也可以顺利入港。
郑军之所以能这么顺利成功登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郑军的军事行动相当保密,从舰队出发到成功登陆,荷兰人均没有发觉。这支二万五千人、数百艘战船的庞大军队,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已经钻到荷兰人的眼皮底下了。荷兰人对郑成功攻取台湾并非全无准备,但是郑军选择在风向不利于航行的季节突然挺进台湾,这是荷兰人没有料想到的,而在郑军登陆前一夜,海面上还风雨交加,荷兰人更没有料到这支英勇的舰队战胜风雨与波涛,奇迹般地出现在台湾岛西部。
在荷兰人修筑的赤嵌城外,有一赤嵌街,乃是百姓之聚集地与市集,其地在现今台湾之台南市内,当地百姓对郑军的到来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并给郑军提供大量的帮助。郑成功发动的攻台之战,从一开始,便是一场正义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