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所以蒋家父子选择了走小路。
    在自行车前杠上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几乎把蒋梦言的屁股颠成了四瓣。好不容易看到县城城关了,蒋梦言要求赶紧下车,他愿意跟在车后跑几步。但蒋和顺不同意,按住他继续向前,直到县城的南门口才停住车。
    父子几人站在路边商量:是进城到居民区租房,还是在城郊农村租房?蒋和顺倾向在城郊,认为农村人厚道,姐弟仨不会被人欺负。蒋林丰和蒋梦言倾向于城内居民区,认为出入市场方便,售卖环境好,能卖出更多的黄鳝。
    最后,还是决定进城寻房。在蒋梦言的指引下,一行人从南门入城,沿着解放大道走两公里到建设街,从建设街东拐到红军路,由红军路口再向北,就是城关镇的居民区。蒋梦言称他之所以晓得这段线路,是干爸给他画图指引的。
    这时期,县城国营单位的职工基本上都住在各自单位自己的宿舍区内。只有无固定工作单位的城镇家庭,如老居民中扛包拉车的、搞搬运的、做豆腐的、修鞋修车的,或是镇办的、街道办的一些集体单位的员工,才住在老居民区内。所以,老居民区人员组成比较复杂,安全隐患也比较大。但感谢“”的洗礼,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街道居委会的权威很大,在全面深入的革命环境中,即便是坏人,也被压制的服服帖帖不敢作妖。所以,居民区也同样是安全的。
    蒋梦言依稀记得在前世上初中时,学校搞拥军拥烈活动时,来这里看望过一位烈属奶奶,她的房号是“居民区路东九十六号”。他就凭着记忆,引带着父兄姊妹往那个方向走。这九十六号的主人是一个年过六十的孤寡奶奶许春香。许奶奶是烈属,老伴不寿,两个儿子都牺牲在朝鲜战场。所以,现在是一个人居住在九十六号这三间带拖房的青砖灰瓦的平房里。
    蒋梦言向父亲说:“我托干爸打听过,这家只有一位烈属奶奶,房子又大又安全,爸爸,我们就租这家吧。”
    蒋林丰上前敲门,好半天才传出老人拖得很长的询问声。
    “谁呀?”
    “许奶奶,我们姓蒋,是来租房子的?”蒋林丰连忙搭话。
    “不租!”许奶奶拒绝的短促、坚决、果断。
    “奶奶,您先开门,让我们看看您!”蒋梦言的童音响起。
    里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致命偏宠,顾少步步诱哄抗战之关山重重一天一造化,苟在仙武成道祖傀儡皇帝?我能召唤华夏人杰荒年,我带百亿物资助将军造反了你养外室?我改嫁权臣生崽崽携崽强势回归,渣总求复合?没门真千金被弃?直播当红娘火爆全网!为我负天下人,重生躺平你慌了?被竹马哄成恋爱脑?没事,我会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