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心里这个气啊,刘备这么狗眼看人低,只敬容貌不敬人,所以到耒阳县就摆烂了,天天酗酒不理政务。
后世猜庞统是故意的,为了引起刘备的注意,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是真的伤透了心,因为诸葛亮不在啊,他施展才学刘备可看不懂,那是对牛弹琴。
总之刘备看到下面人报上来庞统的荒唐行为以后大怒,我就主动请缨去监察,实际上是存了小心思的,我两个儿子和关兴不能再让孙乾教了,让诸葛亮教我实在不安心,现在既然庞统闲着,看看他这个人适不适合。我自己本来就丑,所以一点儿也不颜控。
因为我不识字,那些文书看不懂,就带了孙乾去,正碰上庞统醉酒。
众目睽睽之下,我怎么能不拿出点儿钦差大人的架势,同时也是吓吓庞统,就训斥庞统不作为。
庞统醉意朦胧地回话,说这些小事,算得了什么。仅用不到半日,就将以往的公事全部处理完毕。
我也看出来了,以前他醉酒都是装的,处理公事时清醒得很,这样的人应该能管住我儿子,立马换上了一副笑脸,说先生大才,我以前失敬了,回去一定向大哥刘备举荐。
这时候诸葛亮也巡视回来了,说起庞统的事情,刘备懊悔看错了,急忙召回庞统,庞统这才拿出了诸葛亮和鲁肃的举荐信。
这时候才拿出来是有深意的,证明他是靠自己的本事,不是沾了诸葛亮的光,所以以后诸葛亮不能拿举荐的事让他还人情。
事实证明这样做也确实有效,刘备封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跟诸葛亮平级,庞统总算松了一口气,不再被诸葛亮压一头。
我火急火燎地回家跟媳妇说准备拜师礼,要庞统来教儿子。
我媳妇很奇怪,说刘备不是提过诸葛亮吗?
我关起门来,悄悄跟媳妇说:“你听说过一山不容二虎吧?还有句话叫文人相轻,卧龙凤雏齐名,实际上他们谁也不服气谁,都会暗暗较劲儿的。
庞统现在名义上跟诸葛亮平级,实际上他没有实权,毕竟诸葛亮经营了那么久,怎么会轻易放权?
而且庞统刚来,人家都不认识他,肯定不听他的,